探索推进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所浦东高校首招本博贯通“创新班”
【资料图】
9月即将开启的2023新学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将迎来一批特别的新生:15位来自上海、浙江、安徽、山西四地的青春少年,将成为“4+5”本博贯通中药学“创新班”的首届新生。这一“创新班”的设立,是该校推进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培养有情怀、强本领,科研创新和产业实践相结合的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班’的培养目标。”上海中医药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于1956年的上中医,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也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今年开设“创新班”的该校中药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双一流”学科。
上中医学生在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早在2020年,上中医中药学院就开始着手酝酿中药学本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经典名方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药现代制剂教育部工程中心等优势平台,在原中药学本科专业试点开展本硕博贯通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在科研中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夏令营、校内游学、科研沙龙等多样化的特色活动,帮助学生更快地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尽早进行职业规划,也为中药学“创新班”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创新中药研究院是上中医两个“科研特区”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不仅有8000多名杏林学子的琅琅书声,还孕育了诸多在上海乃至全国跻身一流的中医药创新研究机构。其中,创新中药研究院是上中医两个“科研特区”之一,拥有手性药物研究中心、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筹)、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筹)以及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筹)等机构。它立足于促进创新中药的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为新药研发理论及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平台,自主培育研发创新药物,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体制机制,为药学学科发展及新药研发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上中医校园内的上海市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院成立于去年9月的上海市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院,已管理发布ISO中医药国际标准98项,由研究院团队负责并代表中国专家组参与的包含传统医学章节在内的ICD第十一版已在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上顺利通过,这是传统医学纳入世界主流医学管理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研究院团队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多次入选中国中医药发展年度十大新闻。
上海中医药大学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校园里的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大智造、上海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浦东建设10万人“张江队列”,建设生物样本库,开展慢性病证候流行病学、“证候-组学”研究和健康干预,开展中药复方对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其潜在机制研究。这一创新做法,实现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提高了中西医协同慢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了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社区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水平,曾获得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成立于1956年的上中医,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我们将借助校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等平台,为‘创新班’学生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和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校方表示,学校将组建包括两院院士、国家级杰出人才在内的优秀导师队伍,为“创新班”实施全员本科生导师和研究生导师贯通指导。“创新班”将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创新课程,包括中药新药创制、中药智能制药工程、产教融合实习等,校方将支持“创新班”学生赴海内外知名高校交流访学,拓宽多学科交叉和个性化发展渠道,通过探索中药学科多领域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帮助学生成长为厚德弘药、守正创新的中药学领军人才。
文字:符佳
编辑:倪竹馨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瑞再企商增资申请快速获批!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第五届浦东新区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邀请赛即将启动!关键词: